什麼是憋大招
hoyo 說的憋大招是什麼?就是通常電影最後會有一個好結局,好結局也都會有相對應的配樂或歌曲。
為了讓觀眾有「似曾相識」、「熟悉」的感覺,會在電影的前面先找機會讓這段音樂曝光,在看到電影最後的好結局時再出現一次這段音樂,這時觀眾就會覺得明明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為什麼對這個音樂這麼有共鳴,然後相對就容易被感動。
這就是 hoyo 說的憋大招。
第一次意識到電影這個套路是看冰雪奇緣的時候,看到最後冰雪融化音樂聲響起的時候,忽然莫名非常感動,心想:「靠腰,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嗎?而且又不是主題曲怎麼會有熟悉的感覺。」然後回頭找才知道電影一開始就「置入」這段音樂了。
後來音樂類型的好電影只要有憋大招,就馬上會察覺。而憋大招似乎也是好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接下來就介紹幾部有憋大招的電影,並且根據憋的時間做出排名
—
美女與野獸
1:21:29 ~ 1:52:09 = 30 分
這算是翻拍的作品,那個時候氣短還不太會憋
—
海洋奇緣
00:24:18 ~ 1:35:35 = 61 分
整部作品都是類似風格的音樂,所以有沒有憋其實沒差,大家都會覺得曲風很類似
(圖的時間比實際音樂略晚,是為了抓相同的角度 …)
—
冰雪奇緣
00:00:05 ~ 01:28:05 = 88 分
第一個察覺憋大招套路的作品,如果片長一點就可以拿一了,可惜只是第二名
—
歡樂好聲音
00:01:52 ~ 01:39:19 = 97 分
又是一個使用憋大招的好作品,因為電影本身就是歌唱性質,所以最後劇場重建的時候雖然覺得很熟悉,不過還是愣了一下,不是很記得為什麼會覺得聽過這段旋律。也是需要回頭重新看才會知道原因 …
因為是第一名多放一張圖好了,有人發現其實五隻小浣熊的臉長的不一樣嗎?
—
PK (我的个神啊)
00:06:42 ~ 02:27:53 = 141 分
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結尾的音樂輕快又好聽,沒想到其實開頭就有唱過了 (我會告訴你當時只專心在看妹仔!?)
後來上網下載了這首歌之後就連續好幾天都只聽這首歌 (一天大概可以聽 150 次,應該已經聽了 1000 次了吧)
—
早期的電影似乎覺得使用重複的歌很可恥,很難找到重複使用的案例,不過並不是不憋就不是好電影。大部分會使用相同風格的配樂來塑造熟悉感,而不是直接採用相同的音樂。
—
637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